□宋海轉(zhuǎn)
選什么人、用什么人,歷來是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問題,直接影響干部、群眾乃至社會的價值取向。近日,某地一名通過事業(yè)編考試的考生因過往虐貓行為被舉報,最終被取消聘用資格。這一事件迅速引發(fā)輿論熱議,不少網(wǎng)友紛紛為之叫好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我們的用人標準為什么是德才兼?zhèn)?、以德為先,因為德是首要、是方向?!币粋€人只有明大德、守公德、嚴私德,其才方能用得其所。公職人員不同于普通職業(yè)從業(yè)者,他們掌握公共權力,代表政府形象,其行為對社會具有示范效應。對于公職人員來說,如果不立德、不修德、不踐德,能力再強、本事再大,也難以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。
當一名有虐貓前科者進入公共部門,即便其專業(yè)能力出眾,公眾仍會產(chǎn)生“這樣的人會善待群眾嗎”的合理質(zhì)疑。取消虐貓者的錄用資格,看似是個案,實則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命題:我們期待什么樣的公共治理者?答案顯然不僅是有能力的人,更應是有溫度、懂敬畏、守底線的人。
取消虐貓者的錄用資格,不是簡單的道德潔癖,而是社會對公職人員道德門檻提升的清晰信號,也是對社會治理體系完善的有力推動。它警示我們:選拔審查不僅要考量能力,更要深度考察德行,以確保公權力始終為民所用,不負人民重托。②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