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与二区精品在线,欧美日韩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,国产精品一级三级,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网

<dl id="yti55"></dl>
    <delect id="yti55"></delect>

    <cite id="yti55"></cite>
    1. <ul id="yti55"></ul>
      2023年10月11日
      第01版:要聞 PDF版

     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!

      □記者 王健 付永奇 李艷華

      “今年玉米大豐收,示范方畝產超過2000斤,創(chuàng)歷史紀錄,實現(xiàn)‘以秋補夏’,引來各地種糧大戶前來參觀,就連外地市的也來啦!”昨日,在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服務中心,縣農業(yè)農村局種植股股長曹改路揮手送走參觀的客人,轉身笑著對記者說。

      這塊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有3萬畝,地勢平坦,一馬平川。2020年年初建成后,實現(xiàn)“田成方、林成網、渠相連、路相通、旱能澆、澇能排”,一年兩茬糧食畝產近3000斤,被譽為周口第一塊“噸半田”。當年全省、全國農田建設工作現(xiàn)場會先后在這里召開。

      “兩個現(xiàn)場會在這兒開過后,我們當年就接待參觀團隊400多個,最多的一天接待25個。許多參觀者說‘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’!”曹改路指著室外說,“為了方便參觀,我們還制作了這個高標準農田沙盤模型?!?/p>

      這是一片“聰明”的土地!

      曬糧場上,69歲的種田“老把式”周群元抓起一把金燦燦的玉米粒,笑逐顏開地說:“這幾年種地省時又省力,一部手機成農具,因為我種的是‘聰明’田?!?/p>

      笑聲朗朗,和著玉米的香味,伴著秋風飄蕩在豐收的大地上。

      遠處,一個指針式灌溉設備臂翼上的“天華農業(yè)”四個紅色大字,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

      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示范區(qū)內澆灌設備有7種,平移式、固定式、卷盤式等設備都體現(xiàn)著高科技元素。

      “高標準農田里的‘寶貝’多著呢,我?guī)銈儏⒂^一下?!鄙趟h天華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劉記森是名“90后”,也是被央視《焦點訪談》報道過的新農人。

      直升機停機坪、人工增雨火箭發(fā)射架、多功能氣象站、水肥一體機等星羅棋布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物聯(lián)網控制中心內,5G遠程會診室、專家咨詢診斷室、氣象服務中心等一應俱全……

      “我們通過5G、物聯(lián)網等技術,可以遠程管理農田、線上咨詢專家,種地遇到的問題在這里都能得到解決。”商水縣農業(yè)農村局副局長袁俊峰指著大屏幕上不斷切換的實時畫面自豪地說,“大數據、云計算為現(xiàn)代農業(yè)插上了騰飛的翅膀?!?/p>

      這是一片“堅強”的土地!

      “2021年河南省‘7·20’特大暴雨,讓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提升了知名度。”張莊鎮(zhèn)種糧大戶邱守先說。

      2021年7月20日前后,河南出現(xiàn)罕見大范圍持續(xù)降雨,造成部分地區(qū)農田積水、農業(yè)生產設施被毀。由于示范區(qū)排灌條件好,當年玉米平均畝產1360斤,創(chuàng)歷史最高單產。

      2022年,小麥遭遇倒春寒、春夏連旱以及病蟲害,可示范區(qū)又迎來大豐收。6月6日,通過實打驗收,小麥新品種“周麥38”百畝方畝產1704.12斤,刷新商水百畝方單產最高紀錄。全縣小麥創(chuàng)下最高畝產、平均畝產、夏糧總產、種糧收入等多項歷史新高,打造單產提升的周口實踐,再一次擦亮“噸半田”名片。

      嘗到高產甜頭的村民勁頭更足,對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有了更深刻的感受。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交口稱贊:“這里科技先進,高產穩(wěn)產,全省領先,全國一流!”

      “為啥旱澇保豐收?大災之年還能大豐收?這是因為示范區(qū)有強大的‘硬核’和智慧的‘芯片’?!鼻袷叵日f。

      2023年,在遭遇開花期高溫多雨、中后期南方銹病等情況下,示范區(qū)高產示范田玉米平均產量1814.58斤/畝,部分地塊產量達2054.96 斤/畝,首次實現(xiàn)玉米單產過“噸”,得到農業(yè)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副組長、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稱贊:“河南玉米生產多點實現(xiàn)‘過噸’,為明年大面積推廣奠定很好的基礎?!?/p>

      這是一片“勤勞”的土地!

      在張莊鎮(zhèn)張坡村田地里,拖拉機來回穿梭,村民忙著整地、備播?!澳氵x用的是新培育小麥種,分蘗能力強,畝播種量20斤就行……”縣農技特派員張振站在田頭指導小麥試播。

      “有農技人員幫著選購種子、測土配肥,我更愿意種地了,打算流轉更多的土地?!狈N糧大戶張輝說:“現(xiàn)在種糧有奔頭,孩子大學畢業(yè)讓他回家跟我一起干!”

      為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,商水縣堅持人才下沉、科技下鄉(xiāng)、服務“三農”,努力推動從技術指導向創(chuàng)業(yè)示范轉變,培養(yǎng)出一大批有文化、懂技術、善經營、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。

     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“開展噸糧田創(chuàng)建”,要求各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,挖掘現(xiàn)有耕地潛力,主攻糧食單產。

      “密植增加植株數量,滴灌改變玉米過去‘一炮轟’施肥方式,是今年秋糧單產提升的主要原因。有專家指導、有新技術支撐,我對糧食再創(chuàng)新高底氣足!”邱守先的感受格外強烈,他種的小麥畝產1400多斤、玉米畝產1800多斤,早就種成了“噸半田”。

      周口這個農業(yè)大市,正是有一批像邱守先這樣帶領群眾致富的“領頭雁”,才坐擁向農業(yè)強市邁進的雄厚家底。

      多種糧,種好糧,是廣大農民的共識?!皣嵃胩铩钡耐茝V,使農民種糧有錢掙,這是新時代新農人與土地的雙向奔赴。②15

      2023-10-11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15369.html 1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! /enpproperty-->